第8章 章八_【盗墓笔记】人海浮沉
笔趣阁 > 【盗墓笔记】人海浮沉 > 第8章 章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章八

  缓了好一会,他才恢复过来,摇头道,“我想起了一些事情。”

  说着,他站起来,从身后人的手里拿过一个军用水壶——里面装的是一些火油,用来浸泡布条制作火把的。

  毕竟在可能存在未知危险的山体内部,手电提供的仅能照亮一个方向的光线,远远比不上火把更为全面,火焰燃烧时发出的光能让人清晰地看到整个洞内的情形。以防万一他们还是备了一些火油随身带着的。

  在众人不解的眼神中,他走到那个奇形怪状的密洛陀所在的墙壁前,拧开盖子,半蹲下去把水壶里的透明液体倒在了地上。

  令人惊讶的是,火油一落地,很快就沿着地上浅浅的纹路开始扩散,一直伸向一个方向。

  张起灵起身,淡淡地道,“沿着火油指出的方向走就可以了。”

  队伍中的人这才反应过来,“哦、哦好的。”然后手忙脚乱地跟上。

  接下来的路,都由张起灵带领,队伍中有不少人看他的眼神都变得奇异起来,甚至还有人私下里嘀嘀咕咕,猜测着他的身份。

  当时我还觉得,这些人真无聊,当务之急难道不是要尽快完成探索吗?有胡思乱想的功夫不如多记录一些数据。

  可是我没有想到,在忽略人心变动的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

  再次穿越七拐八拐的通道,很快我们到了一个开阔的地段。

  那里像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洞穴,地上横着几根石梁,有水流过。上方空间极大,拧开手电照上去只能看到黑乎乎一片,不知道洞顶究竟多高。

  往里面走了没多久,很快众人被水里的一个东西吸引了目光。

  那是一面极大的铜镜,大约六七米宽,被铜制的铆钉钉在了石梁上,镜面不知是鎏金还是黄铜材质的,与水面几乎融为一体。

  镜子边上是向上卷起的,刻着繁复的花纹,应该是百兽图。整体看上去,与其说是镜子,倒不如说是一个大盘子了。

  当然,最吸引人的并不是这个。

  这样的古董,如果是真正的考古人员或是或是盗墓贼,可能会非常感兴趣。但此行进来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有另外的目的。因此,即使看到这铜镜,他们打眼过去也不过是感慨,和四姑娘山的机关应该是同出一处。

  但是仔细一看,就发现完全不是那么简单的东西。

  镜面发出青幽幽的光,里面映照出的,竟然是一座精致小巧的汉式楼宇。

  是张家古楼!

  有人惊讶道,“莫非张家古楼是建在仙境里吗?”

  旁边立刻有人打了他一下,“说什么呢!哪里有什么神仙,不过是牛鬼蛇神,都是纸老虎。这一定是障眼法。”

  说着,那个扎着麻花辫的女孩子就把斜挎的包往后一拨,踢掉鞋子踏进了水里。

  水常年在地下,温度十分低,她打了个激灵,搓了搓胳膊走近铜镜,“我估计,这镜子肯定是通过反射映照出的古楼,不信你们看!”

  说着,她伸出手,挡在了镜子上。

  然而镜面映照出的,仍旧是只有古楼,没有她的影子,仿佛这不是一面铜镜,而是通往神秘仙境的入口。

  她皱了皱眉,往后退了一步,道,“你们把手电关掉。”

  神奇的是,队伍里的人竟然都十分听话地关了手电,连领队都没有意见。我心里“哦豁”一声,这个小姑娘一路不显山不露水的,现在看来竟然有点特殊来头?

  手电关了之后,铜镜那里青幽幽的光线也消失了。明显镜中景象是因为我们带来的光源才会显现出来。

  重新打起光,她不信邪地伸手探进水里,一寸一寸地摸过镜子,无论花纹还是铆钉都没放过。

  然而她越来越差的脸色却证明,机关似乎并不在这里。

  水实在太凉,很快那个姑娘就受不了回到了石梁上,一边拧着湿透的裤腿,一边皱着眉头思考机关的破解方法。

  剩下的人也在低声讨论。

  “可惜没有带潜水装备,不然就能到下面看看了。”

  “或许机关在镜子下面?”

  想了半天,她把目光投向张起灵,“小张同志,之前来的路上是你最先发现用火油能找到路线,你肯定对破解机关比较有心得。”

  女孩子脸上带上笑容,“接下来怎么办呀?说说呗。”

  张起灵没有理她,而是仰头看向上面,我随着他目光向上看去,却只能看到一片漆黑。

  我低声问他,“在上面?”

  他拧眉摇头,没有说话。看他神情,应该是还没有摸到破解机关的方法。

  那姑娘也没有被忽视的愤恨,反而耸了耸肩,“真是个哑巴。”说完就又缩回了队伍里。

  领队放下包,“这里看上去不算危险,大家停下略微休整一下,分成三个小队分别探索。一定要注意安全。”

  大家都应是。

  我趟水过去跑到镜子边上,打起手电仔细去看镜子边上雕刻的花纹。技术看上去应该是丝雕,而非和镜身一同铸成。

  这时队伍中另一个张起灵——为了方便起见被队员们称为阿起同志的,已经动作迅速地脱了外衣,戴上了防护面罩潜进水中。

  我很惊讶他竟然能想到这种奇怪的方式。

  有人笑着解释,“阿起家住在海边的,水性可好了。要不是怕这水里有啥子脏东西伤眼睛,他连面罩都不用戴。”

  他潜下去待了有三分钟才探头,摘掉面罩就叹气,“这下边儿刻了挺多小字儿,曲里拐弯的应该是篆书。俺识字儿不多,看不懂,你们谁下来看看?”

  队里其他人静默了两分钟,集体摇头。

  “不了不了。”

  这队伍里,说实话,文化水平高的没几个。就领队还算可以,但他也不是研究古文字的,很尴尬。

  我知道张起灵肯定认识,但他没回话,我估计是他觉得机关不在下边,没必要浪费时间下水。

  最后还是那个姑娘站出来,“我不会凫水,阿起你把看到的文字画下来给我,我试着解读一下。”

  经过同队人科普,我这才知道,这女孩子可是京里来的高材生,以前还出国深造过。具体身份虽然不知道,但是是上边指定的特派员。

  ————

  特派员同志在忙着解读铜镜底下的文字,张起灵和我以及另外三人一队,朝着另一侧摸索过去。

  据我猜测,如果机关没有在水中,那么突破点要么在地面上要么在洞壁上——至于洞顶,虽然张家人一向身手好,但也没到飞檐走壁的程度。

  要爬到那么上面去才能解开机关的话,那设计张家古楼的祖先也有点太难为他的子孙了。

  我拍了拍张起灵的肩膀,十分怜惜地看了他一眼,把他看得莫名其妙。

  他没管我,径自走向墙边。我学着他的样子,用手指缓慢抚过墙壁,结果什么都没发现。然后张起灵就动作迅速地爬上了山壁。

  ……

  抱歉,是我小瞧张家人了。

  ……

  只用了几个呼吸,他就爬到了三四个人那么高的地方,没再继续往上,而是像壁虎一样趴在那里,把手探进了墙缝。

  没过一会,他就在上面道,“火油。”

  他不是个喜欢扯着嗓子吼的人,不过洞里十分空旷,我还是能听清楚他的话。

  我问,“里面都是?”

  他回,“嗯。”

  张起灵迅速下来,捻着手指上沾染的黑色物质,他抬头,视线四下里扫了一遍,“里面有烧过的棉芯。”

  我推测,“或许是用于照明?”指了指不远处被特派员他们围着的铜镜,我道,“张家古楼建立在山体内部,应该有特殊的照明系统,日光采光不够稳定,张家人估计不会用。”

  张起灵不置可否,“如果是照明,张家人会更加注重光亮持久度,比如人鱼膏,而非这种普通的火油。”

  他轻声道,“这倒更像是某种机关的启动方式。”

  话音刚落,就听上方传来队员的喊声,“诶,小张,你说的机关,是不是得点燃棉芯啊?像刚才的火油通道一样烧成特殊花纹?”

  张起灵皱起眉头,“别乱动。”

  那个人一贯看不惯张起灵,觉得他又孤僻又冷漠不爱理人,更过分的是队伍中的女性对他都颇有好感,因此对方一直暗地里喊他小白脸。

  上个机关是张起灵破解的,他自觉被比了下去,因此一见张起灵发现了机关,就动了抢先一步的念头。

  他笑嘻嘻地点了洋火,“试试嘛,一路过来也没什么太大危险啊?”

  说着,他就把火递到了墙缝里,“张家古楼也没什么可怕——”

  噌一声,明亮的火光从墙壁上燃起,迅速向四面八方蔓延。

  那个队员被吓了一跳,没抓稳从上面掉了下来,好在下面是水,他没受伤。挣扎着露出头,一抹脸上的水,没顾上说话,他面上就露出惊呆的表情。

  当然,我们也一样——

  明亮的火焰如同一条巨龙盘绕着山洞,呈螺旋状向上而去,眨眼间,就把整个山洞照得灯火通明。

  随着温度升高,空气中也弥漫出一股火油的味道。

  足足十分钟,火龙才爬到山洞顶部。这下子,山洞里原先看不清的东西都一览无遗。洞顶犬牙交错的钟乳石林缝隙里,所有人之前目力不能及的地方也显现出来。

  那里有一个微缩的古楼,周围有亮闪闪的镜片,反射着洞内的光辉。

  特派员发出一声惊呼,“快看铜镜!”

  果然,镜中一开始只散发出幽幽暗淡光辉的张家古楼,在被洞内光束集中后,变得亮如白昼。我们甚至能看到古楼飞檐上挂着的铜铃。

  “这真是太神奇了。”

  “巧夺天工!”

  “不知道是怎样的技术才能达成这样的效果。”

  一边惊叹着,他们还手中不停,有的掏出微缩相机,有的拿出本子和笔,记录着着瑰丽又壮观的一幕。

  不过很快,我察觉到不对。

  洞内火光同时变得暗淡起来,我第一反应是火油被烧光,不过一瞬就被否定了,因为山洞内开始有气流涌动。

  张起灵一把抓住我的手腕,神情凝重,“机关启动了,大家小心!”

  我顿时反应过来,山体内部机关启动需要强大的推动力,这个地方果然不是什么照明系统,而是一个用于推动巨石机关的“气泵”。

  下一瞬,大家都仓皇失措地开始往出口跑,可没跑几步,水潭就起了动静,脚下的地面开始倾斜,很快人就失衡,扑进了水里。

  水流湍急,大量的水冲击过来,人群一下子就散了,冰凉的液体灌进眼耳口鼻……

  等到恢复平静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到了另外一处地方。周围已经没有了照明,只剩一片漆黑。摸了摸,身下是沙坑,沙子很细,应该是流沙陷阱。

  我没敢直接落脚,解下身后背着的长刀,把刀鞘外边伪装用的木片拆下来,摸黑用布条缠了缠捆在脚底。

  再站起来果然十分稳当。

  这时陆陆续续有微弱的手电光从周围照过来,是其他的队员。他们有的心急踏进了陷阱,只露个脑袋在外面,现在正央着队友帮忙把他拉出来,有的则想办法,还有的趴在沙子上不敢动弹。

  我拧开手电,到处照了照,发现这里并不是很深,不过范围很大,隐约看到几百米远的地方有个石台,上面有台阶,通往一扇铜门。

  不过,我没有看到张起灵的身影。

  我翻了翻背包,从里面摸出一捆绳子,正打算过去先帮忙救人,就听见埋在沙里的人突然一声哎呦。

  他说,“沙里好像有东西,划到我的手了。”

  “你们先别着急拉我,我脚底下有石板,其实不深。划沙也能移动,就是麻烦了点。”说着,他使劲在沙里刨了刨,用手从沙里推出来一个东西。

  那是一只牛头骨。

  他表情变了变,不信邪地又从周围划了划,又摸出了鹿头骨、山羊头骨,甚至还有人的头盖骨。

  众人沉默下来。

  虽然他们经历了“破四旧”,也干着盗墓的行当,甚至里面大部分都随着张启山经历过枪林弹雨,但对于人骨还是有敬畏之心的。

  更何况在这种地方看到同类的尸骨,总会不由想到,自己会不会也是同样下场。

  我走过去,拎起几块大骨头,用绳子捆成简易的“竹排”,道,“现在不是想东想西的时候,还是先离开这里为妙。”

  他们看到我走起来如履平地,都觉得很惊讶,待看到我脚底的木头板,才了然。也学着我的动作,刨出骨头来当踏板——当然,他们有意避开了人骨。

  很快,他们弄好了几张“竹筏”,为了保险,还脱下衣服蒙在上面增大与沙的接触面积。

  虽然经历了机关的摧残,但目前为止,他们脸上还带着轻松,只觉得虽然惊险,却也刺激。殊不知,真正的危险正在悄然降临。

  地面突然开始震动起来,“房顶”上下雨一样,扑簌簌有东西掉下来,我用手电筒一照,沙地上全是散落的骨架,上面还有黑色的触角伸出来,蜿蜒着向四周爬动。很快沙子里也有东西在翻涌。

  很快传来队员的惊叫,“嗷——这是什么鬼东西!”

  他抓住脖子上扒住的黑色触手,使劲往下一拽,顿时像揭掉了一块皮一样,脖子上立刻血流如注。

  “是石蚕?!”

  “这东西不是不咬人的吗?怎么回事!”

  “别想了,快跑,越来越多了!”

  所有人朝着石台逃去。

  可是简易竹筏笨重又脆弱,数量也不够,本就不是用来踩着跑的,这下子一乱就坏了事。

  有好几个人又陷入了沙坑,被沙子里的石蚕叮住,惨叫声此起彼伏。我仗着石蚕不咬我,停下来使劲拉住人往上拔,可惜没什么用。

  空气中血腥味开始弥漫。

  更可怕的是,有一个巨大的黑影,从远处的房顶,倒吊着朝这边迅速移动过来。

  那是一只巨大的密洛陀,浑身发绿,四肢奇长,面上没有五官,但却让人寒毛直竖。地面的震动正是因为它的动作而起。

  我抬头,就见张起灵满手是血地扒在它的脑袋上,大腿夹在它头两侧,努力地想要控制住它。

  看到我的身影,他喊了一声,“刀!”

  我立刻抽出身后背着的长刀,瞅准角度,奋力一掷。刀一下子扎在了它的身上。

  密洛陀发出一声尖锐的嚎叫,张起灵旋身到了另一边,手握住刀柄使劲往外一拔,绿色的血液顿时喷涌而出。

  但同时,他也被愤怒的密洛陀一下子拍飞。

  殷红的血撒在沙地上,石蚕顿时翻涌起来,眨眼间就钻到了别处。我顾不上别的,朝着张起灵落地的方向奔去。

  而下一刻,受疼的密洛陀伸出长手,朝着下面的沙地狠狠一捞。

  刚刚才因为石蚕退去而松了一口气的人,还没有来得及为自己止血,就被狠狠拍到了天顶上,碎裂的血肉糊成一片,许久,才滴落在沙地上。

  这惨烈的一幕,直接让剩下的人疯了。

  阴暗的密室里,响起了密集而又刺耳的枪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ee.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ee.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