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别拍咱的马屁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6章 别拍咱的马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6章 别拍咱的马屁

  很快朱标出现,将朱允炆几人带走,其他人也相继散去。

  陈景恪这才将今天的事情讲给朱雄英听。

  不过很显然,对他来说这个话题太深奥了。

  陈景恪只能将问题简单化,让他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有人要用一张纸换走你手中的米,你愿意吗?”

  朱雄英连连摇头:“那肯定不行。”

  “如果这个人告诉你,可以用这张纸从他那里,购买任何你需要的东西,你会接受这张纸吗?”

  朱雄英犹豫了片刻,才不确定的道:“如果他说的是真的,也不是不能试一试。”

  陈景恪摊了摊手道:“现在懂了吗?”

  朱雄英恍然大悟,但随即又疑惑的道:“可是这么简单的道理,皇爷爷为何不懂呢?”

  陈景恪说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后你做出任何重大决定,都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有时候别人反对,并不是目光短浅,而是真的看到了缺点。”

  “正如陛下,我指出了宝钞的不足,他并未生气,而是衡量利弊之后决定采纳。”

  “作为君主,要懂得善纳谏言。”

  朱雄英点头道:“嗯,我知道了,将来一定不做独夫。”

  陈景恪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这小子,不错。

  接触的时间长了,他也掌握了朱雄英的一些性格。

  比如,特别崇拜朱元璋和朱标。

  有些观点他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接受。

  一旦告诉他,你皇爷爷和你父亲就是这么做的,他马上就听得进去了。

  百试百灵。

  “接下来太子殿下会着手处理此事,你可以去长长见识。”

  朱雄英很是意动,但又很失落的道:“我要去大本堂读书,恐怕没时间去。”

  陈景恪轻笑道:“简单,你直接和陛下说,想去长长见识就可以了。”

  朱雄英疑惑的道:“可以吗?”

  “信我,没错。”

  老朱可不是那种迂腐之人,很清楚读书是读不出好皇帝的。

  钱币改革这么大的事情,朱雄英想接触,他只会高兴。

  至于上课,又不耽误这三两天。

  将信将疑的朱雄英,第二天就抽空找朱元璋说了此事。

  果不其然,老朱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并亲自找叶兑说了一声。

  叶兑也不是腐儒,自然知道实践的好处,也答应修改课程,给朱雄英腾出时间。

  得到想要的结果,朱雄英别提多开心了,对陈景恪也更加信服。

  陈景恪这几天也没闲着,抓紧时间将算学书给写了出来。

  然后拿着找到朱元璋。

  朱元璋只是掀开看到第一页,就被难住了。

  “你这是什么符号?咱怎么从未见过?”

  陈景恪解释道:“这是数字符号,您看这里有对照表……”

  “这种数字是我从一位胡商手中学来,名为阿拉伯数字。”

  看着对照表,朱元璋很容易就理解了,这这些数字代表的含义。

  “阿拉伯数字?”

  “是的,但这种数字却并非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起源于天竺。”

  陈景恪就大致讲了一下,阿拉伯数字的起源。

  换成别人,听到这些或许会无所谓,可朱元璋不一样。

  只见他惊讶的道:“那什么阿拉伯人只是传播了一下,这数字就变成他家的了?”

  陈景恪心中一动,决定趁机给老朱上上课,于是叹道:

  “是的,世上的事情本就是如此,谁发明的并不重要,话语权才是最重要的。”

  “阿拉伯人建立了横跨万里的大帝国,他们说的话就是真理。”

  “被掠夺了文明成果的,又岂止是天竺人。”

  “埃及、波斯等文明,都被他们取而代之了。”

  朱元璋惊讶的道:“横跨万里的国家?”

  陈景恪说道:“是的,比现在的大明还要大的多。”

  “说起来,在唐朝时期,中原王朝还和阿拉伯帝国进行过争霸。”

  “可惜,高仙芝率领的大唐精锐安西军,遭到附庸军的背叛,兵力又比阿拉伯人少了十倍。”

  “最终兵败,丢失了西域之地。”

  “高仙芝回朝求援,恰好遇上了安史之乱,自己也被冤杀。”

  “从那时开始,中原王朝的军队,就再也没有踏入过该地域了。”

  朱元璋眉头挑了挑,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变成了:

  “过去的事提他做什么,给我说说这阿拉……天竺数字。”

  陈景恪心下暗笑不已,老朱这欲盖弥彰,不过他能听进去就好。

  一点一点给他讲大明之外的事情,就不信他没有想法。

  然后他就将阿拉伯……呸,天竺数字和计算符号给老朱讲了一遍。

  又进行了演算。

  朱元璋是什么人,自然一眼就看出了这种符号的方便之处。

  亲自上手演算了好几次,才赞叹道:

  “不成想,番邦竟也能创造出这么好的东西,看来咱也不能过于自大。”

  陈景恪逢迎道:“陛下英明,咱华夏文明向来兼容并蓄,取众家之所长为己所用。”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哼,别拍马屁,以为咱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吗。”

  “咱列不征之国,是怕后世子孙发动无谓之战,导致国内民不聊生。”

  “若有利可图……哼,咱已经派人去那两处地方寻找银矿,伱可满意了?”

  陈景恪心中乐开了花:“陛下英明,臣为大明贺,为万民贺,为华夏贺。”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翘:“别拍马屁,咱不吃这一套。”

  “嘿嘿。”陈景恪憨笑着转移话题道:“陛下,臣还有一物献上。”

  “哦,何物?”

  陈景恪拿出几页纸:“一种新的账簿……”

  “我家是开药铺的,需要记账……我也经常帮着记账,觉得那记账方式太过繁琐……”

  “于是就自己琢磨了一套新的记账方式,自认为比之前的更好用,就献丑献给陛下。”

  朱元璋饶有兴趣的道:“哦,来给咱说说,你这记账方式和之前的有何不同。”

  陈景恪就将两种记账方式讲了一遍。

  老的记账方式,就像是流水一样,一长串数字,每次查账都要从头计算。

  非常的麻烦,也容易造假。

  新记账方式,采用了前世的思路。

  简单来说就是,一进一出就算一笔,要写出余额。

  一目了然。

  朱元璋在对比过两种记账方式的之后,自然知道哪个更好。

  “好,你又立下一大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ee.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ee.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