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皇权不下县?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58章 皇权不下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8章 皇权不下县?

  只是可惜,物是人非啊。

  常遇春早早就病逝了。

  徐达不想参与朝争,选择外出带兵。

  本来李善长也算半个至交,也因为胡惟庸一事,变得离心离德。

  现在咱也是……

  哦,不对,咱还有皇后,所以咱不是孤家寡人。

  想起自己媳妇,朱元璋心里就乐呵起来。

  些许伤感,也瞬间消失。

  再看看陈景恪和朱雄英,只希望你们能始终如一,善始善终。

  不要学我们……

  不过,确实有点想念天德了啊。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动想起一件事情,连忙问道:

  “景恪,军制改革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需要一位大将坐镇京师才行,你觉得将天德调回来如何?”

  “军中将领都服他,且他本人又通政务,知道该怎么配合朝廷改革。”

  陈景恪心道,您老人家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啥。

  更何况,这么大的事情,您有必要问我一个小小的,太孙伴读的意见吗。

  不过朱元璋考虑的也确实有道理,虽然理论上军方更喜欢军功爵制,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这么大的事情,还是稳妥着来比较好。

  徐达作为军方第一人,有他坐镇,可确保不会出问题。

  “陛下英明,臣也以为有魏国公在,可保万无一失。”

  “就是不知道,北平那边的情况如何,他能不能脱开身。”

  见他也支持,朱元璋非常的高兴,说道:

  “老四都跟着天德学习几年了,就是头猪,也该学会自己觅食了。”

  “咱这就下旨,让天德尽快回京。”

  ???

  陈景恪和朱雄英面面相觑,老朱不对劲儿啊。

  这么说自己儿子的吗?

  这时,朱元璋又说道:“景恪,让你猜对了,洛阳乡下的那些士绅宗族,对我们安置军户之举很是抵触。”

  “这才几天,私下就已经发生了好几次摩擦。”

  陈景恪叹道:“从唐朝开始,朝廷的势力就很难深入县以下区域了。”

  “宋朝与其说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如说是皇权和地方宗族共治天下。”

  “如果不是经历了元末乱世,士绅宗族的势力会比现在更大。”

  朱元璋眉头紧皱,他很不喜欢这种局面,但又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朱雄英却发现了这话里的玄机,就问道:

  “为何是从唐朝开始的?唐朝之前朝廷能管理到县以下吗?”

  朱元璋愣了一下,是啊,为何会分成两段?莫非唐朝之前不一样?

  陈景恪颔首道:“准确来说,是从贞观时期,朝廷开始收缩在县以下的权力。”

  “等到唐中晚期,朝廷对县以下的治理已经接近丧失。”

  “到了宋朝建立,朝廷的势力彻底退缩至县一级。”

  “县之下,成了士绅宗族的天下。”

  “虽说王安石采用了保甲法等制度,但也已经无力扭转大局。”

  朱元璋见他真的有研究,连忙问道:

  “来,给咱仔细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唐太宗也是一代明君,为何要做出如此不理智之事?”

  朱雄英心道,熟悉的环节来了,陈老师课堂开课了。

  陈景恪先是思考了一会儿,梳理整条知识线,然后才开口说道:

  “咱们先说说唐朝之前,朝廷是如何管理县以下百姓的。”

  “其实很简单,朝廷在乡、亭一级设立了衙门,由中央任命官员担任。”

  “乡啬夫,就相当于是一乡之长。十里为亭,设一亭长。”

  “权力来自于谁,就听谁的话。”

  “不论是乡啬夫还是亭长,皆有朝廷任命,拿的是朝廷俸禄,升迁也由朝廷决定。”

  “所以他们自然是听从朝廷命令的。”

  “他们的存在,可以有效的分宗族之权。”

  当然,还有配套措施。

  就以秦汉魏晋为例,乡村干部多的令人瞠目结舌。

  乡里的官吏包括乡啬夫、乡佐、乡三老、乡干、乡司、游徼、里正、里胥、里尉、里魁、里治中、里父老、里祭酒、里祭尊、里长史、社长、亭长、鼓史等。

  还有邻长、伍长这种村小组一级的干部。

  朱雄英听的咋舌不已,这官吏也太多了吧。

  朱元璋也听的头皮发麻:“竟然要养活如此多的官吏,百姓的日子有多苦,可想而知。”

  陈景恪顺着他的话说道:“唐太宗的想法一如陛下,他也认为如此多的官吏太过臃肿,就下令裁员。”

  “但可惜的是,他裁错了对象。”

  “像是里魁、里治中、里父老、里祭酒、里祭尊等,确实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但乡啬夫替朝廷掌管一乡的政务,游徼和里尉负责乡的治安和防盗,是很有必要存在的。”

  “而且他们也相当于是朝廷的手臂,替朝廷管理一方。”

  “唐太宗把他们也一起裁掉了,只保留了里长等小吏。”

  “可惜这些小吏并不是朝廷任命的,而是地方推举出来的。”

  “士绅宗族会推举谁,可想而知。”

  “所以,从那时开始,朝廷就逐渐失去了对县以下的掌控。”

  朱元璋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似乎得到了什么启发。

  朱雄英则是满脸遗憾的道:“没想到,英明如唐太宗,也会犯下这样的错误。”

  陈景恪摇摇头道:“也不能全怪他,当时管理人口的方法很细致。”

  “就算他裁撤了这么多官吏,在大唐前百年,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大唐朝廷依然能有效管控乡村,真正出现问题,还要等到唐朝中晚期。”

  朱雄英惊讶的道:“为何?难道他有别的方法,打击士绅和宗族?”

  朱元璋也重新倾听起来,如果真有这样的方法就好了。

  陈景恪回道:“在宋朝之前,朝廷是严禁百姓以血缘、姓氏为纽带,大规模居住在一起的。”

  “只有世家贵族,才能大规模聚居。”

  “其目的,就是防止产生宗族势力,削弱朝廷的统治。”

  “在这一点上,不论是朝廷还是世家贵族,利益是一致的。”

  “他们会人为调整百姓的分布,把人口多的家庭,打散安置在不同的村落。”

  “一个村落百十户人家,往往会有十几二十个不同的姓氏组成。”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无法形成宗族势力。”

  “只是可惜,唐朝中晚期国家动荡,已经无力在执行这样的政策。”

  “百姓开始以血缘、姓氏为单位,聚居在一起,慢慢形成了宗族势力。”

  朱雄英恍然大悟,接着又疑惑的问道:

  “那士绅呢?他们在哪里?”

  《从精神病开始的漫威之旅》

  作者:多若

  书名就是简介,漫威宇宙爱好者不可错过。

  嗯,作者是专注漫威同人的作者,水平有保障。

  另:据作者自己说,这是他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ee.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ee.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