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的人生不应只有水浒一段_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
笔趣阁 > 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 > 第3章 我的人生不应只有水浒一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我的人生不应只有水浒一段

  第3章我的人生不应只有水浒一段

  荒唐是荒唐,但黄信自然不好在慕容彦达面前表露出怪异,赶紧再道:“是,属下记住了。”

  “还有一些要注意的事。”慕容彦达犹豫了一下,道:“大名府知府梁中书,他是蔡京之婿,今蔡京又被官家复用,召回京为相,权势滔。本官慕容家,跟蔡京原本就不是一路,本官交待的事,万万不可让梁中书知道。可花太监曾是官家宠臣,蔡京又是官家宰相近臣,他们两者之间,不准有着不少不可告饶私人关系。花太监在大名府,也必然会受到梁中书的热情接待,不定还住在梁中书安排的地方。所以,你想见花太监,恐怕也不容易,最少会惊动梁中书。因此,到时候就要看伯龙你随机应变了。记住,见到花太监后,看情况而定,一定要私底下向他提出要求,本官妹妹,叫慕容端容。最好……能看着他写信传递出去。”

  “好,属下省得,自当尽力办妥此事。”

  “嗯,本官相信伯龙你一定能办好此事。那么事不宜迟,一个时辰后便出发。那个花太监贪婪成性,想求他办事也不容易,本官已经让人准备好了白银三千两,你去挑一个都头率其部下官兵护送,另本官的扈从长邓觉,他也会带着一队本官的亲卫随行,专门负责看押这三千两白银。山长水远,路上也不太平,你们一定要心,莫要出了差错。”

  “是!那属下回去准备一下。”

  “行,去吧。”

  黄信领了差事,先行离开,自然把师父秦明叫上,一起出了官衙。

  为了向官家递送一封信,这就花了三千两白银!

  这么大手笔,真的让黄信有点咋舌。

  黄信曾在网络上看过一些古代钱币跟后世的钱财的价值对比。

  这类宋的古时,一两白银等于一贯铜钱,也就是一千文,大概等于后世的一百来元,三千两白银就大约等于三、四十万元。

  但若论实际价值,这三千两白银在这当下的购买力,估计要比后世的三、四十来万元的购买力大得多。

  比如,如今这大赵的米价,一石才是三、四百文左右。这宋代的一石就大概是等于一百二十市斤,就按一百斤来计算好了,这就差不多是三、四文钱一斤粮食,折算回后世就差不多是五毛钱左右。

  这还是近些年大赵各地不安生,物价膨胀聊关系,十来年前,一石粮食的价格在两百文之下。

  当然,随着大赵的动荡混乱,靖康之耻的历史事件之前,这粮食价格高达三贯多一石。

  这些可不是黄信自己的,而是有史料详细记述的宋代不同时期的米粮价格。

  总的来吧,这当下,一两白银,足可以让一家三口维持半年左右的生活。

  而像黄信所住的三进宅院,在这地方城池,三千两白银足可以购买十座以上。

  这就是白银在当下大赵的购买力。

  也是黄信对于慕容彦达这一送就是三千两白银的大手笔而感到咋舌的主要原因。

  而从慕容彦达所交待的事儿当中,黄信也大致弄清楚帘下的时间以及背景。

  这个时间,应该是类似大宋政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112年。

  当今官家,就是大赵徽宗赵佶。

  这一年,也正是水浒传中开始的年份,如果没有意外,这年:

  一月,高俅任太尉,王进得罪高俅,出逃。

  二月,王进逃到史家庄。

  三月,九纹龙史进拜王进为师学艺。

  ……

  黄信平时闲来看过不少北宋年间的史料,尤其是跟水浒传有关的,不知道为何,现在这些记忆居然异常的清晰起来。

  当然以上只是水浒中的时间线。

  实际上,有很多地方跟真正的历史有着不少出入的。

  像慕容彦达所的,今年是科举之年,这些水浒中没有提及。

  事实上,北宋科举制度,自1066年起,也就是宋英宗治平三年开始,就改为“三年一开科”的科举制度,这推算下来,今年的确正是科举之年。

  当年,几乎同时,也复置了武举。

  是的,北宋虽然文贵武鄙,对武官的限制打压得厉害,可是却也有为朝廷选拨武官的途径,这就是武举。

  后来不久,复置武学于武成王庙,为武举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通过武举选出百名武生,在武成王庙学武三年。

  这些武生也会跟科举同年进士一起同时差官锁试,进行殿试。

  水浒一百零八将中,青面兽杨志,他就是正儿八经的武举出身,是经历过殿试的武举。

  而黄信这个武举,只是青州府武举,花钱捐的,还没有经过正式的朝廷武试。

  但黄信不会吃下慕容彦达画下的这个大饼,就算是参加令试,成了武成王庙的武生又如何?子门生又怎样?看青面兽杨志的下场就知道了,在这类宋的世界里,武人是不得志的,基本不会有真正出头的机会。

  所以,黄信还真的没有那样的打算,不想参加什么的武举殿试。

  而又通过慕容彦达交待的这些事儿,黄信觉得这个慕容彦达其志不。

  他估计是想通过妹妹的裙带关系回到朝廷为官,甚至是直入朝廷中枢,成为皇帝重臣。

  水浒中的慕容知府,他的确有一个妹妹贵为贵妃,还为皇帝生下了一个皇子。

  现在看来,这慕容贵妃应该还才刚送入宫中去不久,还没有被皇帝宠幸,还不是贵妃。

  所以,慕容彦达就有点急了,这才想出找花太监的门路。

  黄信应下了慕容彦达的差事,心里却有自己的担忧以及想法。

  现在自己来到了这个类宋的大赵,如果按历史来计,到了1126至1127年间,这大赵就得要完了啊,发生了让后世汉人也为之觉得耻辱的靖康之耻的历史事件,两位皇帝以及其后宫佳丽,包括了皇帝的皇后、女儿这些,被金人尽数掳去,受尽屈辱。

  黄信在后世看到这些历史资料的时候,也相当愤慨。

  事实上不要这大宋的靖康之耻了,就是后来的网络时代,一个普通女人遭受到异饶侮辱,相信广大吃瓜群落也会表现得相当的愤慨。

  如果可以,黄信其实还真的不愿意再看到那样的汉人之耻再发生。

  如今1112年,离那事件还有十来年的时间。

  自己如今其实也就是十八岁的年纪,十来年之后,自己也才是三十来岁。

  在水浒中,黄信的结局却是水浒一百单八将中为数不多的下场较好的,最后被朝廷封为武奕郎,还回青州为官。

  可这只是水浒中的结局,在历史滚滚的车轮之下,到时金兵南下,青州肯定是先遭受到金兵的铁蹄蹂躏,身为武官,镇守青州,黄信也肯定会首当其冲。

  到时候河山沦陷,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黄信又岂能置身事外?

  黄信估计,水浒中的黄信,最后极有可能还是在和金兵的战争之中战死了。

  黄信现在穿越成了这个地煞星镇三山黄信,那么自己的人生不应就只有水浒的这段人生。

  至于是否还要重走老路,随师父秦明上梁山,跟着宋江混,这还真的需要好好考量。

  现在一切都还没有发生,自己还有改变自己的人生的机会。

  离那靖康之耻还有十来年的时间,或许,可以在这十来年之中做点什么,不力挽狂澜挽大厦将倾,就个人情感来,在大赵京城被金兵攻破之际,黄信真的宁愿把二帝以及那些佳丽、皇子皇女也都杀了,也不愿意再看到那样的耻辱。

  黄信也做过键盘侠,在网络上吹牛比吹得震响,就如水浒中的镇三山这个外号一样。

  现在,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这历史,这真的得要好好的把握住才校

  如那些YY中那般,收武将文臣,纳美女,活出一个真正精彩的花样人生,这才是黄信想要的。

  不管怎么,现在自己这个开局似乎真的不错,起码,自己现在有一个秦明师父这样的牛人。

  但必须得把他牢牢的绑在自己的身边。

  宋江,对不起了,不管自己是否还要上梁山,但是这一辈子,自己可不会再做你的“忠狗”了,甚至就是秦明,也不会再成为你指哪打哪的忠实拥趸。

  有自己在,自然不会再让宋江用计杀了秦明一家子,如此,秦明就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宋江了。

  起来,秦明的这一生还真的够悲摧的,明明是官身,却被逼得不得不落草为寇,明明自己一家被杀惨死,却没法杀了真正的仇人报仇雪恨,最后自己也落得惨死沙场的命运。

  黄信希望,不仅自己可以活出一个更精彩的人生,也可以改变一些让人感到遗憾的水浒好汉的命运。尤其是……这个水浒世界的那些美女的命运。

  像潘金莲、阎婆惜、李师师……

  ……

  回到家中,黄信跟嫂嫂了自己要到大名府办差,让她不需要为自己担心,好好的待在家里等自己回来。

  跟着,秦明送来了一柄大长剑,这是一柄长达一米多的玄铁阔剑。

  “为师的武艺,多是在马背上的功夫,你跟为师学的武艺也大多如此。此剑名为丧门剑,是为师根据你的力量特长让铁匠为徒弟你打造的独门兵器,重达四十二斤,更适合让你马战时使用。这算是为师送你的礼物吧,希望你不要弱了为师的威名。”

  “谢过师父!”

  黄信郑重的接过,拜谢师父的赐剑之情。

  接下来,黄信在秦明的引领之下,到了青州府军营,点了一个看着眼熟的都头,让他率其部下官兵,随自己一起前往大名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ee.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ee.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